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出炉,化工民企谁主沉浮?(内附榜单)

2025-08-29 15:34:06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举报该信息

  8月28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28日在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及调研分析报告。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

  据悉,今年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第27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其中营业收入前500位的企业为“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新闻深一度
化工行业新闻热点解读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不仅是企业规模的比拼,更是观察产业变革与模式转型的重要窗口。今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制造业企业占比达66.40%,其中化工企业占据了重要地位。恒力集团位列榜单前三甲,浙江荣盛控股集团、盛虹控股集团跻身前十,展现出化工民营企业的强劲实力。

  500强中的化工军团

  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呈现出一个明显特征:制造业企业占比66.40%,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化工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榜单中表现亮眼。恒力集团位列榜单前三,成为化工民营企业的领军者。

  从地域分布看,化工民营企业已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以山东省为例,该省共有51家企业入选500强,其中化工企业占据显著比重。利华益集团、东明石化、弘润石化、万达控股、京博控股、金诚石化、鑫泰石化、道恩集团、滨化集团、鑫岳化工等一批化工企业集体上榜,展现出山东作为化工大省的强大实力。

  行业困境与头部企业策略

  化工行业近年来面临严峻挑战。2023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7%,2024年同比再降8.8%,2025年前5个月同比再降10.1%。

  这种下滑主要源于行业的“内卷式”竞争——低质量、同质化的无序竞争,显著拖累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国内“反内卷”呼声日益强烈。今年6月,五部委联合启动老旧装置摸底评估,聚焦投产超20年的炼油、化肥等领域装置。工信部也发布了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面对行业困境,头部化工企业积极调整战略布局。荣盛石化等民营炼化一体化龙头率先践行“油转化”路径,以差异化布局规避同质化竞争。

  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民营企业500强研发费用总额达1.13万亿元,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化工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在这一趋势中贡献显著。

  以上榜企业——浙江新和成为例,新和成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01亿元,同比增长12.76%,净利润36.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3.46%。这一成绩源自公司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突破。新和成致力于在维生素、蛋氨酸、香精香料等领域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深度践行“化工+”和“生物+”战略。

  高质量发展与绿色转型

  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深入推进,化工行业有望提前迎来周期反转。华创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化工行业受“反内卷”影响或提前反转。

  炼化行业老旧产能加速退出,为先进产能让出市场空间。目前投产运行年限超过20年的炼厂占总加工能力的39.9%,即便部分炼厂已经被淘汰,20年及以上在产炼油一次装置占比仍约30%。

  供给收缩的同时,需求端保持稳步弱复苏。根据IEA预测,2025—2026年国内化工用油需求年均增速约3%~4%。消费政策持续发力也有望进一步支撑化工用油需求增长。民营大炼化企业凭借其规模优势、技术壁垒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有望在供需结构改善中率先受益。

  绿色低碳转型也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势。500强中,有83% 的企业在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普遍采用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与设备、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开展碳排放测算等措施。化工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是重要参与者。

未来属于谁?

  荣盛石化、恒力石化等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技术壁垒,正在行业格局优化中持续受益。新和成等企业则通过专业化发展和技术创新,在细分领域构建了核心竞争力。

  化工民企不再仅仅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更加注重研发创新和绿色发展。500强企业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平均研发强度2.77%,83%的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中抓住机遇的企业,它们将定义中国化工行业的下一个黄金十年。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上述图片来源全国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