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通往可持续未来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可持续发展论坛召开
10月23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宁波举行。论坛以“协同创新,共塑未来”为主题,由LG化学独家冠名。本场论坛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开场并致辞、国际合作部处长兼外资委副秘书长满娟主持。论坛汇聚了来自LG化学、巴斯夫、埃克森美孚、ICIS、AEPW、 新安股份、顶世智汇、默伊维化工等全球领先企业及机构的代表,共同探讨石化行业绿色转型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庞广廉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石化产业正面临低碳转型等多重挑战,可持续发展已从理念倡导进入实践深耕阶段,是产业升级的新动能、高质量增长的必由之路,石化行业正在经历“拼规模”到“拼价值”转型。他强调,行业需通过科技创新、循环经济与国际合作,将绿色生产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LG化学首席可持续发展战略官兼全球高级副总裁高鈗周表示,在气候变化、环境挑战等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关系到企业生存的问题,也成为产业前进的方向。LG化学以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目标,正从脱碳原料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业务开展和人工智能赋能材料设计等方面进行实践。他呼吁企业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当下的危机。
ICIS全球资讯负责人Tin Nguyen分享了国际塑料循环经济大趋势。他表示,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欧洲大概有13%的聚合物是通过化学回收供应的,到2030年,回收聚合物需求有望增长,但需通过政策清晰度与产业链协作来增加投资概率。
在领军企业分享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环节,高鈗周介绍,LG化学计划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通过提升能效、使用可再生能源、创新脱碳技术实现目标。他呼吁,政府通过研发投入、激励政策创造市场机制,而企业则需坚持脱碳投资,二者共同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巴斯夫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运营与基地管理薄扬则指出,巴斯夫计划到2030年将碳排放较2019年减少25%,并于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他强调,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全价值链的碳足迹管理,公司已为4.5万种产品建立碳足迹计算方法。当前碳管理的核心挑战是建立统一、互认的碳足迹核算标准,这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为此,巴斯夫积极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例如可降解的纸杯涂层、能将废旧纺织品化学回收再生的“Loopamid”技术等。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严明认为,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该公司构建了全球首创的“氯、磷、硅”三大元素循环体系,通过将草甘膦生产中的副产物氯甲烷用于有机硅生产,又将有机硅的副产物盐酸回用于草甘膦,实现了跨产业的资源高效利用。在供应链方面,公司每年投入数千万元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透明、绿色的供应链体系。同时,新安化工积极践行全球化战略,在非洲运营多年,通过设立工厂和农业帮扶项目,实现本土化运营与履责,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全球业务。
埃克森美孚法规总经理吴倻琦介绍,该公司通过一套系统的运营管理体系(OIMS),将环境、安全与治理融入所有业务环节。公司高度重视资源循环与废弃物管理,其全球润滑油工厂网络通过“减少、再利用、回收”原则,实现了超过95%的废弃物转化率,并获得“零废弃物填埋”金级认证。针对塑料污染挑战,埃克森美孚正积极发展化学回收技术,旨在将混合塑料废弃物在分子层面转化为新原料,便于循环。
顶世智汇中国区高级总裁介绍了实现可持续卓越运营的五大困境,分别是策略制定不合理、根因辨识不深刻、缺乏整体视野、绩效管理导向失灵、缺乏长效机制。对此,需通过科学规划目标、精准诊断数据、运用系统性工具寻求全局最优解、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增强体系协调能力来改善运营思路。
西班牙Cepsa公司玛毅菲介绍,可持续发展是公司战略的核心。该公司明确目标,即2030年较2019年减排55%的二氧化碳。作为全球领先的苯酚生产商,公司正积极推动原料转型,通过使用生物基原料和清洁能源,生产具有低碳足迹的可持续产品,帮助客户降低其价值链的碳排放。他强调,实现可持续未来需要整个价值链的协同努力。
在CPCIF国际部可持续发展总监张嘉育主持的可持续发展赋能产业的对话环节,与会嘉宾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优化能耗预测、材料创新等环节,但需与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结合。同时,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需在标准对齐、数据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构建覆盖政策、技术、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高鈗周认为,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在于长期储能技术,这需要与政府、同行合作,共同投资于电池材料等关键领域的创新。薄杨认为,全球标准的统一与互认是市场信任的基石,要通过提供兼具低碳足迹和优异性能的解决方案,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创价值,推动整个价值链的绿色转型。Tin Nguyen指出,欧盟等地的法规正在成为全球市场的强大驱动力,企业必须通过投资可追溯性和差异化产品来适应。他强调政策的清晰度和可预测性能有效引导投资,而数字化和技术创新对于构建透明的、系统化的循环经济至关重要。AEPW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cob Duer认为,解决塑料污染等问题的根本在于系统性变革,这需要将价值链上所有参与者聚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