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拼出来的”

——2025石油和化工行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会暨中国化工报战略合作伙伴第二十一次年会参观侧记

2025-11-10 12:51:35 来源:中国化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举报该信息

  11月8日上午,参加2025石油和化工行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会暨中国化工报战略合作伙伴第二十一次年会的代表们怀揣着激动和好奇的心情,深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参观。

  作为国家四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经过20余载开发建设,宁东基地从一片亘古荒原蝶变为一座现代化的产业新城。202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煤化工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在2025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榜中位列第5位。

  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项目观礼台,9个红色醒目大字“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映入大家的眼帘。“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视察我们公司年产400万吨煤制油项目时,发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该公司讲解员的话音未落,有的与会代表迫不及待拿起手机拍照打卡,将自己框在煤制油生产装置背景中。

  “在总书记的指引和号召下,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拼命干,扑下身子务实干,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精细化工、清洁能源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煤制油战略储备、煤基烯烃和新型材料产业基地。”走进科创宁东展示中心,与会代表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解边仔细参观。

  “你看,这里还有一面从月球带回来的五星红旗呢!”不知谁喊了一句,吸引大家围拢过来。“这面国旗是我国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着陆器分别在月球正面和背面展示的织物类国旗的复刻品,采用了间位芳纶和玄武岩纤维共同制成,其中间位芳纶纤维是由位于我们宁东的泰和新材公司生产提供的。”讲解员自豪地说。

  宁东基地因煤而建、因煤而兴。20多年来,一批能源化工企业在这里深耕,实现煤炭由黑到白、由粗到细的蝶变,打造“中国氨纶谷”成为宁东基地的新坐标。展厅里不仅展示了各种煤基油品、聚烯烃等大宗原材料,还有许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殊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这里陈列的是我们的‘宁东十六个之最’产品,一些产能居全球或者全国第一。”顺着讲解员的引导,一面“产品墙”吸引大家驻足。对位芳纶、高端燃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甲钴胺及维生素B12、咪唑及其衍生物等产品,可在航空航天、高速列车、国产大飞机C919、医疗卫生、农用化学、新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

  “从煤炭到甲醇、烯烃,再到下游的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宁东基地这种上下游协同、产业链耦合的模式,极大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抗风险能力,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宁东之行,让我看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融合的巨大潜力,也坚定了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发展碳一化学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山西晋南钢铁集团高级工程师、山西沃能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师少杰告诉记者。

  中试是畅通实验室技术成果到产业化规模应用的“中间站”,是落实产创融合的重要举措,宁东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是全国首批、西部首家化工中试基地。在基地大厅,悬挂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20个国家和自治区级各类平台荣誉,承载着对这个中试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培育的重托。

  “我们按照‘1+3+1’(1个全链条体系+3个高地+1个国家级平台)目标,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催化和绿色工艺四大领域,坚持企业化运作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共建,打造‘概念验证-中试验证-产业化’全链条创新发展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负责基地建设运营的宁东科创公司技术总监王小辉介绍说,目前基地累计引入中试项目43个,其中23个装置已建成,产出中试产品25个,带动研发投入4亿元;产业化落地项目7项,拉动投资超125亿元。

  墙上展示的入驻项目一览表中,既有产业化和中试完成的项目,还有一批准备阶段的储备项目。“你看,这个表上的第二代己二腈成套尼龙技术开发项目,就是我们兄弟单位泰丰伯尊新材料公司准备在这里进行中试的,已入驻宁东基地10号厂房,预计近期将开工实施。”陕西润中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宏亮兴奋地对记者说。

  目前,该基地建成的10个标准化厂房基本都入驻了项目。宁东开发投资公司招商部工作人员补充说,基地不但为入驻项目提供了生产经营场所和配套的各类公用工程,让企业安心拎包入住,如果有研发需求的他们还可以参与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孵化。

  “高附加值的产品,就必须有高强度的投入研发。”谭宏亮表示,他们在“十五五”将围绕现有甲醇主导产品往下游延伸,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开发甘氨酸、乙二胺、化工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是中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大家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拼出来的、是奋斗出来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顶层设计大手笔规划,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经验给行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通过近距离参观学习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我对‘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一伟大号召有了更深的感悟,感受到了煤化工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动力和成果,令人振奋、受益匪浅。”上海电气集团国控环球工程有限公司绿色化工部部长助理姚红波、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慧玲不约而同地说,在今后工作中,将学习宁东能源基地的创新实践精神,脚踏实地,干出成效,为中国化工事业腾飞做出贡献。

  图:张育/摄